评价结论:该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类别为较重。 该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满足国家和地方对职业病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在正常生产过程中,采取了现状评价报告书所提措施和建议的情况下,能符合国家和地方对职业病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建议:1 职业病防护设施 定期检查生产设备的运行情况,定期保养,更换坏损设备或部件,减少因机械故障等原因造成的振动等危害因素;定期检查防护设备的运行情况,清理沉积灰尘,以保证防护设备有足够的风速,编制防护设备失效事故应急预案,若遇设备故障除尘器不能正常运转的,应先停止生产设备运转,待防护设施检修完毕后一同投入使用。严禁在防护设施未开启或运转不正常的情况下进行生产作业。 底涂岗位使用到含苯的原料,应在底涂岗位15米半径范围内设置喷淋洗眼器。 在底涂岗位设置通风排气设施,及时排出作业过程产生的有害气体,降低空气中有害气体浓至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内。 2应急救援措施 用人单位定期保养、维护应急药品箱等应急救援设施,并保存保养、维护记录。 3 职业健康监护 (1)每年年初制定本年度的职业健康工作计划,纳入生产管理中去,落实到具体人员和岗位。 (2)根据《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49号)和《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的相关规定,定期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对所有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在聘用新员工时,应委托具有体检资质的职业健康体检机构根据其将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对其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若有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离岗人员,对离岗人员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更新完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对本次职业健康检查中查出的需复查人员进行进一步职业健康复查。 (3)加强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意识及其教育培训,配合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以便早期检出职业禁忌证患者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保护人员健康,分清责任,减少纠纷。 4个体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应根据《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8〕3号)加强个体防护管理和对员工个体防护用品佩戴的监督力度,加强对各种个体防护用品的采购、维护、检查,对损坏或失效的个人用品应及时更换,确保处于正常有效状态,并对防护用品的种类、发放,使用情况等进行记录。 增强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意识,培训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个体防护装备的技能,督促并使作业人员自觉佩戴和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制订相关考核制度,有效地杜绝只配不戴的现象;进入密闭空间检修时,要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并加强个体防护。 5职业卫生管理 用人单位要严格按照制定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进行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若有外包或外委项目的作业人员,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劳务派遣协议书》的相关要求,履行职业卫生监管职责,做好外包作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护工作,在加强外包作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应督促其劳务公司加强外包队伍岗前职业病防治的培训,为作业人员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教育员工遵守规定的职业卫生操作规程,遭受事故伤害时及时进行救治等。 依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第二十条的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测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向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和劳动者公布。 向所在地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申报。 6职业卫生培训 建议用人单位加强员工职业卫生意识、个人防护知识等方面的培训,针对新员工职业卫生意识应制定培训计划和内容,并落实培训的相关工作。主要负责人应参加职业卫生相关知识培训,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 |